陶瓷并购洗牌的机遇期来了?
近来,国内外陶瓷卫浴业关于洗牌并购的资讯屡见不鲜。从全球卫浴业并购潮持续,到国内50多家陶瓷卫浴企业资产被公开拍卖,从科达制造收购国瓷康立泰40%股份,到华硕拍得大唐合盛瓷砖及相关13枚商标,并购洗牌一直在路上。
有业内人士称,随着竞争加剧,陶卫企业或是经销商,都面临行业洗牌持续加剧的严峻考验。常规的抄底操作,利用低成本利好收购扩张,风险与机遇共存。对于当前的陶卫企业而言,并购洗牌的机遇期到了吗?
企业并购
需考虑好这6点
对于并购洗牌,不难总结出如下 注意事项:
一是并购要符合企业和品牌未来发展战略。并购的企业和品牌要实现保值增值,不能“砸”在手里,不管并购价格多少,都是花了巨资的。并购意向不能盲目,要对市场和发展预期有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,最主要是必须契合企业发展战略,否则就是鸡肋。
二是并购后要努力实现低成本生产。这是并购的目的之一,资源整合、产能扩容,为的是生产性价比更高的产品,而不是低价格竞争、低价值输出。
三是并购要统筹考虑市场布局。要实现营销模式与企业战略的高度协调统一,让整个营销渠道下沉到底,延伸到边,让并购成为起飞或跨越的跳板。
四是并购要与产能出海有机衔接,相辅相成。为缓解成本、市场等压力,产能出海对陶卫企业是一次机遇,亦伴生风险。
五是洗牌利好带来机遇。有诸多企业退出,降低了市场竞争烈度,为存活下来的企业腾挪出更多市场需求和空间,但同样为风险预设了伏笔。
六是房地产行业洗牌进行时,陶卫企业不得不如影随形。倒闭也好,退出也罢,当活下去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时,顺其自然即是无奈选择,也是最好结果。
近几年,陶卫业年产量逐年递减趋势明显,这是多方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。客观方面,市场需求紧缩、消费升级致使普通产品呈下降趋势,迎合消费需求的创新型产品正在成型阶段,尚未形成规模优势;主观方面,迫于市场需求缩水,库存暴增,企业不得不限产、停窑、停产。或者说,产能的主动+被动降低,促成了行业洗牌持续向前,是好事还是坏事?
如何让并购实现优势叠加
切勿贪大求多、跟风盲从
对于当前市场低迷、行业不景气的现状,有人认为是并购的好时机。但一定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战略。
并购实现扩容,或与现有产能形成优势叠加,增强产业链,在现有优势基础上达成一个新的高度和规模;或与现有产能形成优势互补,延伸产业链,将现有优势延伸补充,涵盖更多品类,为“大家居”战略铺垫,更为未来家居流行趋势提前谋篇。但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一是与现有产品的匹配问题;二是市场布局的点线面综合考虑,发展与营销战略的无缝衔接;三是并购与新建的优劣分析,包括成本、市场、投入产出回报的预期分析,装备更新换代频次与投资成本分析等;四是企业与品牌并购成功,要成为企业效益新增点,产能与产品要成为企业发展增长极等;五是产能与产量成倍递增,倒逼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,和低成本生产模式。
有人提示企业要慎重选择并购甚至扩张,称行业洗牌将会加剧,面对产能、产量过剩的严峻形势,切勿贪大求多。因为房地产业复苏遥遥无期,维持现状都十分困难,一旦自身产量增长,如何消化确实是个大问题。企业和经销商甚至整个产业链,都面临洗牌的风险。若有转化成机遇的可能,需要市场需求充分释放才行,但现在的情形、未来的预期,好似都是结果难料。
从陶卫企业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得知,头部企业净利大幅预增,他们凭借产品、技术、品牌优势,业绩显著改善,从而为这些企业新线点火、投产增添了莫大的信心。一方面是产业集中度向头部企业集中,一方面是尾部企业加速出清淘汰,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格局使得洗牌提速,也为并购及扩张提供了机遇期。然而,谁能最终抓住这个机遇期并实现业绩增长、企业成长,还不能最终确定。面对当前的市场与经营环境,谨慎些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
最后,有必要提醒企业,机遇并非均等,对有准备的企业可能是机遇,对盲目的企业可能是陷阱。不盲从,不跟风,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好每一个成长阶段,不一定就是落后者。做企业拼的是耐力和持久,不是一步登天。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不甚明朗的情况下,不仅要居安思危,更需防微杜渐,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,结局往往很悲催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建材业-集步科技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ancaiye.com/index.php/2023/09/13/%e9%99%b6%e7%93%b7%e5%b9%b6%e8%b4%ad%e6%b4%97%e7%89%8c%e7%9a%84%e6%9c%ba%e9%81%87%e6%9c%9f%e6%9d%a5%e4%ba%86%ef%bc%9f/